年轻英才肩担重任
70年代对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变的年代,公司进行了重组,并设定了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代管理层正式闪亮登场。23岁的Michael Stoschek接手公司时,公司拥有约1000名员工,营业额达5500万德国马克。
在接下来的35年中,Michael Stoschek将博泽发展成一家国际化企业,并在技术和质量方面成为市场领导者。
涉足塑料技术领域
1973年的石油危机让博泽汲取了经验,并开始涉足未知领域。此后15年,博泽重点关注新型塑料技术领域: 加工增强性热塑材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PU)。相关产品包括外罩、饰板、换挡旋钮、扶手、把手、保险杠喇叭以及后扰流板,特别是头枕。
进军塑料领域并非毫无风险。博泽带着自己的新产品进入了这一竞争激烈的行业。直至今日,博泽仍在生产热塑性材料。PU产品则从1984年开始减产。1989年科堡工厂生产了最后一个头枕,也是第1111111个产品。
引领信息时代潮流
1973年10月4日,博泽正式步入数据处理领域,也正是在这一天,“IBM 3 Model 15”系统开始投入运行。在1988与1989年交替之际,博泽科堡安装了当时最为现代化的主机——IBM 3090 18S,并因此成为德国首家安装该主机的公司。1998年,Michael Stoschek决定在全球所有商业和物流流程中使用SAP软件,并部署相应的IT基础设施。博泽再一次成为趋势的引领者。通过开展名为“SPEED”的项目,博泽开创性地启动了最重要且面向未来的信息技术项目。现在,博泽在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65个驻地仍在沿用该软件,这一概念在我们行业仍然堪称典范。
个性化座椅调节
博泽是欧洲首家开发和制造电动座椅调节器的生产商。
从1979年起,奔驰将目光投向这项潜力无限的创新技术,为其S级车型配备了该产品。这一产品采用电机技术,可对座椅的高度、长度和倾斜度进行调节。之后,其功能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实现对座椅的靠背和头枕的调节。除了奔驰外,博泽的客户还有阿尔法罗密欧、奥迪、宝马、菲亚特、福特、捷豹、萨博、沃尔沃。
从1983年开始,博泽为座椅调节器配备了电子模块,实现座椅记忆功能。
系好安全带!
通过研发电动座椅安全带传送系统(EGT),博泽于1979年迈入了另一个全新产品领域。EGT可自动将安全带系在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身上。当时,美国即将出台更严格的被动安全性监管措施。这为博泽提供了产品成功上市的大好机会。然而该法案后被推翻,博泽开始争取德国市场的潜在客户。但“安全带使用”这一话题在德国引起了分歧。最终,自1986年以来,美国捷豹和萨博的一些车型已经开始使用EGT。虽然该产品并未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但EGT无缝融入到了博泽产品线中,增加了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瑞典国王打造座椅调节器
1982年10月14日,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携妻子Silvia在科堡的私人旅行中参观了博泽工厂。此间,他们还“测试”了新一代多功能座椅调节器。很自然地,博泽为国王的宝马汽车配上了博泽的座椅调节器。一年后,Michael Stoschek收到了瑞典王室的来信。宫廷主管Claes Nordström在信中写道:“国王陛下让我向您表达谢意,衷心感谢您的礼物。这些汽车座椅非常实用,国王非常满意”。
成绩优异的学徒
1984年,凭借在学徒培训体系方面的卓越贡献,博泽受到了德国最高政府机构的表彰。联邦总统Carl Carstens代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向执行副总裁Jakob Faßbender颁奖。博泽高质量的职业培训项目得到很好的宣传:培训课程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施。学徒们在内部课堂集中备考。甚至还安排了体育课。其间还会开展有趣的短途旅行,甚至会组织参观客户工厂或开展研讨会周。培训的课程结构十分合理,且充满乐趣。正因如此,学徒们最终取得了优异的考核成绩,超行业平均水平。时至今日,在工商会的测试中,博泽学徒的成绩仍名列前茅。
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协作
1985年3月,第一台机器人在科堡压铸车间内正式投入使用。“Mantec r3”可帮助生产用于玻璃升降器的压铸铝板。该机器人工作效率很高,生产成本低廉,提高了车间的人机协作和生产效率。 “Mantec r3”很快便不再单枪匹马地工作:1987年,培训车间收到了首个培训机器人。自此,博泽学徒便可开始大量使用此项全新技术。如今,协作机器人在我们的装配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如举升沉重的座椅骨架等极为耗费体力的任务均由机器人完成,这也使我们能够实现日常工作任务的自动化。
开启舒适安全新境界
博泽于1986年开发出全球第一款用于电动玻璃升降器的电子控制单元,为进军机电一体化领域铺平了道路:除了一触式升降以及中控开关这些舒适便捷性功能,还增添了“防夹功能”。车窗玻璃在上升关闭的过程中可通过传感器感知到障碍物或阻力,自动停止或回转以防夹手。
如今,该技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技术典范。
成功的关键要素
凭借模块化车门理念,博泽深化了其在产品技术和物流生产体系方面的发展:这一理念在1987年首次应用于奥迪80 Coupé车型。博泽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将车门部件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确保经过预测试的产品能按时运达汽车生产商的装配线以待安装。由此,博泽再次引领汽车市场风潮。
迈向国际
全球市场在同步发展;供求已无国界。企业要想成为汽车行业巨头就必须走国际化发展路线。
80年代末,博泽在英国和西班牙建立了最早的两个海外生产基地。
1993年,博泽在美洲大陆的首个制造厂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州正式投产。在随后的几年中,公司还在底特律、东京和巴黎分别建立了研发和销售中心。
树立行业典范
由于博泽在德国产能已饱和,因此公司股东决定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1997年,博泽在德国萨克森州梅拉内建立新工厂, 实现了按照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生产和供应车门系统,并将其直接运送至制造商的生产装配线。
在该厂建成后的数年里,博泽集团又相继在国内外开设了多家JIS工厂。
即时生产体系上线
1997年4月13日,星期日晚上10:29,大众在摩泽尔工厂的第一批订单为博泽开启了新纪元:即时生产并交付车门系统。快速按需生产可避免昂贵的仓储成本与漫长的运输路程,是一个重要的竞争要素。在大众开始装配汽车的同时,相关车门系统的装配也同步在博泽启动。从下订单到安装在车辆上,最长用时仅为210分钟。博泽拥有的先进物流系统提供三条备选路线,确保准时交货。
博泽重新定义工作环境
科堡总部开展了博泽历史上最大的现代化项目:博泽大楼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在这些大楼内部,也发生了变化:以“新职场”概念为指导,博泽正在重新定义工作环境及管理流程和架构,并创建了业界典范,包括最先进的办公技术、灵活的工作时间、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以及有吸引力的福利制度。结合公司采用的全球统一设计,增加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强化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收购门锁系统技术
2002年,博泽收购博世的门锁系统业务,进一步提高了在车门领域的竞争实力。
博泽门锁模块将门锁、内把手及所有机械和电动零件整合为一个子组件,使车门的开闭更省力,噪音更低,同时加强了防盗保护。此外,产品经过预检,可直接交付汽车制造商,缩短了在组装线上的安装时间。
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为提高公司在全球化时代,尤其是德国这种高人力成本国家的竞争优势,博泽进一步巩固其在创新、质量和高效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在产品深度研发、全球采购、人力成本以及制造工艺持续优化等方面实现了高成本效益。例如,自动化程度取决于全球各工厂的具体人员成本。
统一的企业设计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博泽按照统一的企业形象设计在世界各地建厂。四大洲的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几乎别无二致,同时他们遵循着相同的组织模式和生产原则。 生产和行政大楼的功能设计注重优化流程、缩短距离以及让布局结构更清晰,确保实现最高的工作效率、灵活性和系统化运作。统一的企业形象和系统性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博泽品牌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地位,并帮助提高员工对博泽的认同感。
领导层调整
Michael Stoschek在执掌博泽34余年后,于2005年将CEO的职位移交给了Jürgen Otto,至此,博泽营业额达22亿欧元,拥有约8900名员工,分布于19个国家的37个地区。
Jürgen Otto在博泽拥有15年的工作经验,担任过多个管理职位。他的上任意味着公司有史以来首次由博泽家族之外的人士来经营。尽管如此,博泽集团仍坚持以注重长期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